下文轉自 - TopicsExpress



          

下文轉自 放牠的手在你心上近來的動物新聞,說來相當兩極,一方面是對「狂犬病」撲天蓋地式的莫名恐慌,另方面則是台北市立動物園強力主打,走溫馨可愛路線的貓熊寶寶「圓仔」,超「萌」的模樣加上動物園「連續劇」式的行銷方式,讓圓仔立刻成為最熱門的媒體焦點。但隨著新聞熱播與動物園不專業的「一塊肉」發言引來學者抨擊之後(動物園表示:對獅子、老虎等動物而言,幼仔可能只是「一塊肉」,因此有可能會吃掉幼仔),開始有不少人對動物園此次強力行銷背後的「教育意義」產生質疑。除此之外,黑熊保育協會則呼籲民眾,除了動物園的明星物種之外,更要關心台灣的原生黑熊。 有些反諷的是,在圓仔萬千寵愛集於一身的同時,有一則直接碰觸到「動物園」尷尬處境的新聞卻可能被很多人忽略──有77年歷史的新竹動物園,因預算短缺導致食材、醫療費不足,園方發行每張兩百元的「動物認養卡」來籌經費。一直以來,動物園在面臨種種動物福利與權利的爭議時,都是以具有保育、教育等功能來捍衛其存在的合理性,但當一個動物園面臨經費不足、照養困難的狀況時,直接受苦的就是動物卻也是不爭的事實。當一個公家經營的機構卻因為經費不足向民間募款時,我們又該如何看待這樣的情境?當然,制度必須改善,新竹市府應該要調高動物園的預算才能解決根本上的問題,但是如果動物正在受苦,捐與不捐,其實取決於我們在倫理道德上,所認定的正義與價值的優先序。 因此,動物園議題與狂犬病議題表面上看似無關,卻可以延伸出更多關於我們如何看待/對待動物的思考。在情感的面向覺得圓仔可愛有錯嗎?覺得圓仔可愛卻不關心黑熊,或是把家裡的狗帶去棄養,是偽善嗎?或是這一切只反映了人的愛就註定是偏狹的、選擇性的、甚至排他的?反過來說,難道我們就不可能同時在情感的面向上覺得圓仔可愛,覺得被做實驗的狗和被打死的鼬獾一樣可憐,並且在理智上覺得動物園不該存在?如果說,倫理沒有標準答案,那麼這些看似標準不一的反應,會不會反而可以把我們帶向更深入思考與論述的可能,而不是直接導向一個最簡化的,是非二分的答案?因此,本日資訊文收集了以下諸篇與動物園相關的論述,作者們的立場不同,觀看的角度不同,甚至文章發表的時間點也不同,希望透過這樣的對話形式,讓讀者們了解圈養動物議題的複雜性,從而找出自己的觀點與立論所在。 https://facebook/photo.php?fbid=618073738223848&set=a.400870596610831.94585.325702887460936&type=1&theater 【延伸閱讀】 文/阿潑 annpo.pixnet.net/blog/post/21644433-看不見的動物園--同一世界,同一生命 文/劉克襄 facebook/l.php?u=http%3A%2F%2Fblog.chinatimes%2Faves%2Farchive%2F2005%2F05%2F03%2F1116.html&h=QAQFjqozo 文/張張正 https://facebook/zhangzheng.zhang/posts/10152150350383135 文/黃宗慧 homepage.ntu.edu.tw/~soeko/articles/20030312.htm 文/黃宗潔 enews.url.tw/kuroshio.shtml# 【黑潮綠沙龍A】圈養即教育,野放即保育?
Posted on: Sun, 18 Aug 2013 06:34:20 +0000

Trending Topics



Recently Viewed Topics




©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