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對GMO食品的了解與接受情形 組員:微三 - TopicsExpress



          

國民對GMO食品的了解與接受情形 組員:微三 謝承彣 微三 高雋清 前言 基因改造生物(Genetic Modify Organism),乃利用基因工程改良生物體,使人類生活得以更加進步發展,基因改造工程的進步隨著科技發展日興月異。正當基因工程的發展進步的同時,同時出現了”與天同爭”,”天命不可違”的道德倫理上的問題,人為推動演化,基因改造生物違背了自然界的天擇,許多人認為往後的將掀起一陣生態浩劫的風暴。 GMO近期的應用,不論是在工業或是食品產業中,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更為世界糧食饑荒燃起了一道解決的明燈。 即便目前為止GMO在食品領域中的應用尚未強而有力的證據證明GMO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且帶動科學及醫學上的進步更是無可厚非的事實,但眾說紛紜,不同人從不同角度都有不同看法,因此本調查想要探討的是,究竟你對GMO的了解,及對GMO的接受情形做調查。 基因改造食品之定義 基因改造食品(又稱基因轉殖食品),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FAO/WHO)所組成之食品標準委員會(Codex)及歐聯法規對「基因改造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簡稱GMO)之定義為:「基因改造生物」是指基因遺傳物質被改變的生物,其基因改變的方式係透過基因技術,而不是以自然增殖及/或自然重組的方式產生。 而經參考國外之資料後,行政院衛生署研擬之「基因改造食品之安全性評估方法」中對「基因改造」之定義為:係指使用基因工程或分子生物技術,將遺傳物質植入活細胞或生物體,產生基因重組現象,並使之增殖的相關技術;但不包括傳統育種、細胞及原生質體融合、雜交、誘變、體外受精、體細胞變異及染色體倍增等技術。 基因改造是將生物體有用的基因片段分離出來,然後接上若干個基因片段,形成一個構築體,再將此構族體植入另一生物體內,並能表現該基因啟動。 基因改造食品之目的 基改技術可提昇農作物或牲畜的生長速度以及產量,也可增強可抗蟲、抗寒、抗病的能力,與改良產品的養分;或者讓基改生物體產生高價值的成分如疫苗等;基改技術也可以設計的延長產品的儲存時間、便利於加工、增加商品的多樣性。 對種植和養殖的生產業者來說,基因改造在農業上可能簡化噴施除草劑的程序、減少差蟲劑的使用、提高作物的生產力,收穫期變短,相對獲取更高利潤,動物養殖過程,這些作物也可做飼料來源;對消費者來說,食用基因改造食品可能所含營養成分較高,若基改生物發揮效果,降低農民的生產成本,則有可能買到較便宜的農產品,並且降低食用到食品農藥殘留的風險。對生技公司而言,製藥用的基改生物可以比以前產生更便宜的疫苗或者其他醫療用化合物,無非不是對人類社會的福址。 基因改造食品之安全性及疑慮 基改技術涉及遺傳物質在物種間移殖,這種超越自然現象的科技,有可能導致生態與食品的安全問題。 一.食用問題 (1) 星連事件:星連玉米是某基改玉米的商品名,該品種轉殖了蘇力菌的抗蟲 基因,1998年美國核准使用為家畜飼料用,但禁止作為人類食品。但卻在運輸過程中星連玉米與供人食用的玉米混合,並造成十餘人宣稱食用該食品後發生過敏反應。事發當時美國各大業者及消費者拒買該產品,日本更是將所有美國進口玉米全數退回,聯邦政府更要求種子公司付給農民高達十億美元的賠償金。然而到目前為止,仍未證實人類食用星連玉米所含的殺蟲蛋白質與發生過敏反應有相關證據。 (2) 溥采事件:蘇格蘭的溥采博士 (Arpad Pusztai) 在一九九八年試驗發現用某基改馬鈴薯餵食老鼠,會使老鼠生長遲緩,免疫系統失調。事後其他科學家發表試驗結果,認為溥采的試驗不足採信,但此影響造成該基改馬鈴薯是否安全仍然無人知曉,而那個特定的基改馬鈴薯也就不再上市。 由於不同的基改生物,外來基因對受體所造成的影響都不同,因此每一個新的基改生物體的安全性都有待注意,所以這是為什麼每一個新的基改生物體都要接受安全性審查的理由。已經通過某國家食品安全檢查的基改生物體一般來講,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對該國國人健康有什麼不好的影響。 就算如此,仍有許多人擔心基因改造食品長久食用後會引發問題,這問題是短期目前尚未見到的。新的一段基因植入,代表的是新的蛋白質的形成,在長期食用後這些蛋白質是否累積在人體?另外新的基因插入的位置如果錯誤,DNA損壞表現了對生物體有害的蛋白質,長期累積是否造成健康負擔? 二.生態環境的破壞 上市的基改生物,經過人為選擇栽培,相較於自然界存在的野生型物種可能造成生態上的競爭優勢,將降低自然界的物種多樣性,抗蟲蛋白的基因可能造成的影響不僅侷限於該目標昆蟲,也可能導致非目標昆蟲的數量受其波動。基改作物在生長期間花粉可能傳授到鄰近一般品種身上,而將轉殖基因帶入一般品種。基改作物採收後部分種子會落到田中;收穫的種子在調製或運輸的過程中也可能混入一般品種的種子內,造成混雜。台灣進口黃豆以美國為最大供應,〈美國黃豆協會〉亞洲區行銷經理彼得.梭頓(Peter Thornton)指出,美國屬於大農制,就算種植區域可以分開,就算收割機清洗得再乾淨,仍會有一定比例的基因改造作物殘留其中。 「實質等同」(substantial equivalence)(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於1990年FAO/WHO的諮詢會中曾針對生物科技食品之安全評估提出。實質同等觀念乃是相較於某一可被接受未改良的食品,基因改良食品在安全標準上的比較評估,因為未被基改的食品備在安全上是被認為食用後沒有危險性的。如今,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將此觀念更加詳細敘述並發揚光大,提供了這種「實質等同」的觀念作為該類食品安全評估的重要依據。 「實質等同」之認定評估過程中,基因改良食品必須具有與傳統食品相同且相當的特性。這特性相當程度變異度之判定是取決於兩大特性: (一)遺傳表現型特性:在植物方面包括:形態、生長、產量及疾病抗性等;微生物方面,包括:分類學特性、傳染性、抗生素抗性型式等;在動物方面,包括:形態、生長、生理機能、繁殖、產量等。 (二)組成分比較:食品中的重要組成分之比較主要是依關鍵營養素及毒物之認定,關鍵營養素為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及維生素。 基因改造產品的現況 (一)微生物 微生物目前著重於對酵母菌及乳酸菌的改良。酵母菌是食品工業上重要的發酵菌,目前在國外已獲准商業化使用的基改酵母菌有麵包酵母與啤酒酵母。麵包酵母可以製造出膨發性能良好、鬆軟可口的麵包,這種微生物菌在麵包烘烤後會死亡,一般認為經此過程會比較安全。 其他的產品還包括基改啤酒酵母;這類酵母可以在釀造時防止餿酸味的產生,或者簡化釀造的流程。乳酸菌則可以用來改良製作乳酪、香腸、醃魚、食醋、醬油和黃酒等食品。 (二)動物 魚的發展目前主要是鮭魚與螢光斑馬魚兩種。基改鮭魚可以使得鮭魚長的更快更大,具有商業價值。 基改的哺乳類動物目前多用來產生含有特定物質的生乳,包括:醫藥用蛋白質如人類凝血因子、機能性蛋白質、環保酵素、疫苗等。 (三)植物 植物是目前應用最廣的基改生物,就作物栽培面積而言,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等四種作物幾乎佔全球基改植物種植面積的99.9 %。而所轉殖的基因主要分成兩大類,包括抗除草劑以及抗蟲。例如抗玉米螟基改玉米可以減少玉米螟殺蟲劑的使用;抗除草劑基改大豆則可以在田間盡量噴施除草劑而不會殺死基改大豆。 其他作物約有十餘種,包括稻、小麥、向日葵、亞麻、小扁豆、馬鈴薯、甜菜、木瓜、香瓜、番茄、南瓜、菊苣、以及菸草、康乃馨等,都已有 基改品種問世,但是目前僅美國、加拿大核准種植。各種植物的基改研究相當多,除了抗蟲、抗病、抗除草劑外,還可能研發出延遲老化的作物,以及生產疫苗或者其他藥用蛋白質等植物,都會陸續出現。 基改作物(GM)的其他功能特質,包括延熟、改造色澤或增加含油量(例如油菜含油量)、抗病毒GM馬鈴薯及蕃薯,以及增加營養的黃金米等,這4種性狀之GM作物的商業性生產仍相當有限。而可抗蟲之Bt玉米亦相當普遍種植,占11%,其次為Bt棉花在2002年則躍升為重要GM作物。 台灣的生技應用已對香蕉、柑橘、園藝作物、觀賞植物及養殖漁業助益良多。例如,生技幫助蘭花生產,創造一個每年6,000萬美元以上的市場。例如生物農藥製劑,以取自微生物之生物性控制物的大量生產,已經快速發展成為一種適合環境及低成本的蟲害管理方法。 問卷設計 本次問卷設計的目的是為了了解民眾對於上述GMO食品的認識所訂定,分別從對GMO的認識、觀感,以及現實中已經商品化的GMO食品的了解、接受情形來做調查。 我們分別從網路以及紙本問卷雙方面來收集資料,比對國民所作之回答與真實情況的比較,了解「正確的」GMO相關資訊在民間的普及情形及接受程度。 1. 請問您聽過GMO(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基因轉殖)食品嗎? (1)聽過 (2)從未聽過(3)聽過,但不是很了解 本題為國民的GMO認識的自我認知,至於是真的知道還是略懂一二就看下面其他題目的回答。 本問卷乃是開宗明義,先詢問民眾對GM)食品的”了解”開始,此題觀念其實來至於2005年3越中央研究院所做的一次統計問卷調查-民眾對基因改造食品(GMF)的瞭解與訊息來源管道。 基因體意向面訪中以三個題目,來詢問受訪者對基因改造食品(GMF)的瞭解與來源管道,其中第一題獨問法即為: (一)這次訪問前,您對「基因改造生物」或「基因改造食品」瞭解有多少? 中研院的台灣基因體面相調查在每次調查統計時,都特別將社會各族群加以分層,分層依據有性別、年齡、居住地、婚姻狀況、月收入、教育程度等。本問卷調查在最後的四題,即是以此概念做設計。 2.請問您認為GMO食品對人體的有害程度是? (1)極度危險 (2)有害 (3)無影響 (4)有益 (4)不知道 調查民眾對GMO的觀感 世界衛生組織(WHO): GM foods currently available o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have passed risk assessments and are not likely to present risks for human health. 現今國際市場上的基因改造食品均已通過安全風險評估,不大可能會對人體健康導致危害。 3.請問您認為政府對GMO食品管理的相關法令完善嗎? (1)很糟 (2)普通 (3)在進步中 (4)很完善 (5)不知道 調查政府對民眾的宣傳程度 調查政府對民眾的宣傳程度,其實對於業界的規範,年年都有宣導,但做基改食品的業界國內並不多,相對的知道的民眾也較少。以黃豆食品為例: 衛生署公告至民國90年開始每年定期做黃豆製品的定期檢測,但衛生署最後一次抽驗的時間卻是在三年前,標示制度做的完善,消費者才有選擇的權利,但業界以外,大部分的傳統市場哩,豆類食品參差不齊,基改及飛機改,無人知曉。 4.請問您對於牲畜食用GMO作物作為飼料的看法是? (1)應該禁止 (2)無所謂 (3)認同 (4)只要能符合法規就好 (5)其他________ 調查國民對於間接接觸的GMO食品的看法 5.請問您對GMO的認知是?(複選) (1)使作物不易染病的方法 (2)改良作物產量的方法 (3)改良作物口感的方法 (4)一種新的宣傳方式 (5)一種新的食品加工法 (6)一種新的栽種方法(7)其他¬¬¬¬¬¬¬¬¬¬¬¬_____ 更深入的調查對GMO產品認識程度 耐農藥/抗蟲能力(第一代) eq: Bt抗蟲玉米 改變營養組成(第二代) eq:黃金米可以防治維生素A缺乏症成為健康食品 生產醫藥與工業用(第三代) eq: 6.請問您知道台灣有幾成黃豆為進口? (1)不進口 (2)1成 (3)3成 (4)6成 (5)9成 (6)不知道 7.請問您知道哪裡為台灣黃豆進口大宗 (1)中國 (2)東南亞 (3)美國 (4)澳洲 (5)不知道 調查國民對台灣農業近況的了解。因為實際上,台灣的的黃豆幾乎都進口且已經是GMO產品。設計這兩個問題是為了與下一題配合。 自由時報 民國92年10月6日星期一 〔記者郭怡君╱美國聖路易斯採訪報導〕台灣每年從美國進口約140萬噸黃豆,佔進口黃豆總量的6成,但美國種植基因改造黃豆的比率逐年激增,今年已高達83%都屬於基改黃豆,台灣輸入的黃豆也因此難免混雜基因作物。美國黃豆協會指出,在大宗穀物的收購和輸出體系下,即使消費國向美國下訂單時特別註明要「非基改」的黃豆,多少都會混到一點基改黃豆,無法保證售出穀物裡「百分之百沒有基改成分」。 8.若您得知一種您經常食用的食品為GMO食品,您會? (1)拒吃該種食品 (2)不影響 (3)更加喜歡 (4)尋找替代品(ex:他牌同類食品) 更進一步的調查對於GMO產品的觀感 9.請問以下食品您認為哪些是基因轉殖產品?(複選) □大豆 □胡蘿蔔 □玉米 □稻米 □牛乳 □牛肉 □鰻魚 □葡萄王靈芝膠囊 □小白菜 □包心菜 □青江菜 □西瓜 □蘋果 □葡萄 □小麥 □燕麥 □其他______ 市面上最常見的基因改造食品是來自於基因改造的大豆和玉米。基因改造的大豆可加工製成醬油、豆腐、豆漿、食 用油及其他豆類食品等;基因改造的玉米則可加工製成玉米油、玉米餅、糖漿或零食和糕餅…等。 中興大學開發出抗蛾害及耐高溫 (diamond-back moth, heat tolerant) 的花椰菜及包心菜。 此外 水果標籤的意義; Conventional Fruit Labels Four digits starting with 4 傳統的水果標籤四個數字開始為 4 Organic Fruit Labels Five digits and starts with number 9 有機的水果標籤五個數字 和數字開頭為 9 Genetically Modified Fruits Start with the digit 8 轉基因的水果 數字開頭為 8 可以在市場上了解最新到市面上的水果是否為GMO 結果 本次問卷受訪對象198位民眾 1. 請問您聽過GMO(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基因轉殖)食品嗎? 聽過 沒聽過 聽果但不是很了解 性別 男 65 10 32 女 55 17 19 年齡 10~19 11 4 8 20~29 22 2 8 30~39 31 3 10 40~49 30 6 9 50~65 26 9 13 65以上 0 3 3 學歷 小學以下 13 7 10 國中 48 6 30 高中 36 13 12 大學 18 1 4 研究所以上 0 0 0 收入 20000以下 21 7 16 兩萬~三萬 36 8 19 3萬到5萬 52 9 13 5萬到10萬 11 2 3 10萬以上 0 1 0 2. 請問您對GMO的認知是?(複選) 3. 請問您認為GMO食品對人體的健康程度是? 極度危險 有害 無影響 有益 不知道 性別 男 4 26 26 19 22 女 2 20 21 12 19 年齡 10~19 0 4 5 2 8 20~29 1 9 10 7 3 30~39 2 13 10 9 7 40~49 2 11 9 4 13 50~65 1 8 13 9 8 65以上 0 1 0 0 2 學歷 小學以下 2 4 6 4 7 國中 3 25 18 13 19 高中 1 15 12 8 10 大學 0 2 11 6 3 研究所以上 0 0 0 0 0 收入 20000以下 2 10 10 6 9 兩萬~三萬 2 20 16 9 8 3萬到5萬 2 17 22 10 14 5萬到10萬 0 0 7 7 0 10萬以上 0 0 0 0 0 4. 請問您認為政府對GMO食品管理的相關法令完善嗎? 很糟 普通 在進步中 很完善 不知道 性別 男 31 19 10 2 35 女 23 13 17 5 16 年齡 10~19 5 3 3 1 7 20~29 10 5 6 2 7 30~39 15 5 5 1 16 40~49 17 7 4 1 10 50~65 7 12 9 1 6 65以上 0 0 0 0 0 學歷 小學以下 6 4 3 2 8 國中 28 11 13 2 24 高中 18 8 8 2 12 大學 2 9 3 1 7 研究所以上 0 0 0 0 0 收入 20000以下 18 4 3 1 11 兩萬~三萬 23 8 7 2 15 3萬到5萬 12 16 11 2 24 5萬到10萬 1 4 6 2 1 10萬以上 0 0 0 0 0 5. 請問您對於牲畜食用GMO作物作為飼料的看法是? 應該禁止 無所謂 認同 只要能符合法規就好 其他 性別 男 30 2 13 42 10 女 21 1 14 31 7 年齡 10~19 5 1 3 8 2 20~29 8 1 6 12 3 30~39 12 0 7 19 3 40~49 11 0 8 15 5 50~65 11 1 3 20 4 65以上 0 0 0 0 0 學歷 小學以下 4 1 2 13 3 國中 23 1 14 31 9 高中 18 0 7 18 5 大學 6 1 4 11 0 研究所以上 0 0 0 0 0 收入 20000以下 13 1 4 15 4 兩萬~三萬 15 2 8 25 5 3萬到5萬 17 0 12 29 7 5萬到10萬 6 0 3 4 1 10萬以上 0 0 0 0 0 6. 請問您知道台灣有幾成黃豆為進口? 7. 請問您知道哪裡為台灣黃豆進口最大宗 已有正確答案,台灣是唱上有就成黃豆仰賴進口,其中又以美國為黃豆進口大宗。 不進口 10% 30% 60% 90% 不知道 2 1 10 17 54 87 1.17% 0.58% 5.85% 9.94% 31.58% 50.88% 中國 東南亞 美國 澳洲 不知道 11 17 70 3 70 6.43% 9.94% 40.94% 1.75% 40.94% 8. 若您得知一種您經常食用的食品為GMO食品,您會? 拒吃該種食品 不影響 更加喜歡 尋找替代品(ex:他牌同類食品) 性別 男 27 42 3 25 女 24 28 2 20 年齡 10~19 0 17 2 0 20~29 4 18 1 7 30~39 17 9 0 15 40~49 16 9 1 13 50~65 11 17 1 10 65以上 0 0 0 0 學歷 小學以下 2 15 1 5 國中 22 27 2 27 高中 14 22 1 11 大學 13 6 1 2 研究所以上 0 0 0 0 收入 20000以下 10 15 1 11 兩萬~三萬 20 22 2 11 3萬到5萬 18 26 1 20 5萬到10萬 3 7 1 3 10萬以上 0 0 0 0 9. 請問以下食品您認為哪些是基因轉殖產品?(複選) 討論: 1. 經實驗結果看來,受訪者有聽過基因改造情形與受訪者的學歷有明顯區別,學歷越高者,對基因改造食品越是聽果了解。 2. 由第二及第四題題目看來,民眾對GMO的認知,在宣道方面即宣傳訊息不是很了解,並普遍認為政府的宣導可再加強。對於政府宣導基改作物的規範,總的來說民眾認為政府對GMO食品管理的相關法令普遍並不完善,其中尤以月收入低於兩萬之民眾問卷反應此現象更為強烈。 3. 由第三題題目看來,基改食物造成了不影響及有害兩對立局面,不論各社經地位,民眾皆抱持著不同想法。 4. 對於基改食品做為牲畜飼料,反對聲浪大於同意聲浪,而大多民眾選擇尊循法律途徑,由此不難看出,民眾對此議題處於被動順著政府的推行決議而接受,也就是政府怎麼說,民眾怎麼做。 5. 此題設計乃是探討國人對進口基改食品的瞭解程度,以進口黃豆為例,而真正達出的民眾,只有三回答出正確答案。而第九題的選項中,除牛肉,鮑魚,小白菜,青江菜外,其餘皆為基改作物,並流通於市場中。 6. 對於知道自己吃下基改作物的民眾,以年齡層來區分,年紀介於20~49之中產階級,對於基改食品的選擇為拒絕食用、尋求新的替代品牌來代替基改食品。以學歷來區分社會階級,教育程度越高者,同樣也抱持拒絕食用及尋求替代品來食用。 從這一系列問卷做下來,其實民眾對於GMO的認知,已普遍慢慢開始有所認知,不載因學歷,財經能力年齡來區分,其實社會大眾也不斷接受媒體耳濡目染,基因改造工程,其實環保署年年都有訂立新計畫案,年年都有針對基改而制定新法規,基因改造食品在台灣已受到多方嚴格管控,但很多時後媒體報憂不報喜,宣導推動一再受阻,輿論的力量遠勝過基改的研發。到底我們是要研發,還是順從政策走,這未來該由誰來決定? 傳統市場的黃豆及其製品,到底該如何辨識食用?這已經沒人可以分得出來,基改、非基改全都同一個樣,光由外觀是無可辨識的。基因改造食品到底要如何標誌,政府如何把關,民眾應以理性客觀的角度來衡量這一切。 美國是黃豆進口大宗,在美國,基改作物已被廣泛種植,參差不齊的基改黃豆和非基改黃豆,吃下去的是什麼,恐怕對消費者來說已經是個大問號。 參考資料: 1.線上問卷調查表- FREE Online Survey Questionnaire Research by my3q my3q/index.phtml?strForceLang=tw 2.民生報/2003.11.04 3.台灣大學農藝學系GMO.agron.ntu.edu.tw/ 4.行政院衛生署doh.gov.tw 5.140.112.89.45/GMO/jsp/show.jsp?MasterNo=4&SlaveNo=9&NotifyNo=86 6.biopharm.org.tw/ 7.GMO.agron.ntu.edu.tw/sym2004/bro1.htm 8.GMO.agron.ntu.edu.tw/sym2004/GMObrochure.pdf 9.agbio.coa.gov.tw/theme/detailinfo.aspx?dno=179&gno=1 分工內容: 謝承彣: 問卷調查140張,書面報告製作,上台報告ppt製作,書面報告內文,結果及討論,表格數據製作,網路問卷製作 高雋清: 問卷調查28張,問卷設計
Posted on: Sat, 01 Jun 2013 14:10:00 +0000

Trending Topics



Recently Viewed Topics




©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