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界醜聞/聯合筆記 大把銀子 - TopicsExpress



          

醫界醜聞/聯合筆記 大把銀子 買不到健康 若不是多位重量級的肺癌專家出面直斥:正子攝影(PET)與核磁共振(MRI)對早期肺癌篩檢「一點用也沒有!」我們還會沈醉在業者的催眠,乖乖掏著大把鈔票,­購買這不切實際的期待。 科技愈先進,解決愈多的疑難雜症,幾十年前被認為難以發現的奇症或不治之症,現在可以輕易地逼它現形、治療;不過,也因為科技的神奇,給民眾帶來更多不切實際的­期待與遐想。 醫學技術太複雜,病患與民眾的知識跟不上醫療專業人員,以致對這些新科技投以太多莫名的期待,可以理解。 但是,醫療專業人員有意無意地利用這種知識優勢,藉民眾對健康的渴望,催眠病患、誇大療效,不啻是另一種「專業欺詐」。從昨天被點名的PET、MRI到幹細胞治­療,甚至標靶藥物,都不免被披上神奇的外衣,給有心人操作的空間。 商業牟利包裹在醫療專業的白袍裡,挑動民眾對疾病最深層的恐懼,及病患對健康最卑微的渴望裡,創造出驚人的商機。 這種商業操作斧鑿可見。這幾年新英格蘭醫學期刊、英國醫學期刊等頂尖醫學期刊一連串的研究就直指,許多醫學研究的結果大幅地向出資者傾斜;也就是說,原本應該中­立的學術研究,可以因廠商資助,而有不同的結果。 更耐人尋味的是,有些做出來的研究結果,明明不利於資助廠商,研究者在撰寫結論時,還可轉向成有利於出資的醫藥廠商。而這些研究報告,最後都刊登在各大學術期刊­中,最終都會被拿來當做招徠醫療消費者的工具。 醫療,常是在生命存亡間拔河。醫療新科技,可讓人看到新希望;若是花了大把銀子後,買到的是不著邊際的檢驗報告事小,若因而誤信不實結果,延誤治療時機,更令人­心痛。 引用:udn/NEWS/OPINION/X1/6291557.shtml ================================================== 【2011/04/23 聯合報】 延伸閱讀:過度醫療 https://sites.google/site/886tcm/related-topics/overtreatment 延伸閱讀:醫界醜聞 https://sites.google/site/886tcm/related-topics/medical-community... 延伸閱讀:癌症 https://sites.google/site/886tcm/serious-diseases/internal-diseas... 最新文章 益腎養肝熄風絡治震顫麻痹 判斷體內有濕的簡易法及去除方 簡單治病鍛煉法 按壓臉耳頭頸腹 人體表青筋凸起意味什麼 ? 幫你打開任督二脈 足臨泣穴 養生九大穴位 讓您百病不生 揭開人體衰老的秘密 一段賈伯斯真實的遺言 從腎虛肝鬱探討憂鬱症治療 吃哪些食品能淨化血液 所有文章 tw.myblog.yahoo/chenron2000/article?mid=4854&prev=4855&next=4851&l=f&fid=28
Posted on: Mon, 28 Oct 2013 23:25:17 +0000

Trending Topics



Recently Viewed Topics




©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