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看這篇,發表在AJKD letter to Editor “Predialysis - TopicsExpress



          

大家看看這篇,發表在AJKD letter to Editor “Predialysis Vascular Access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Failing Kidney Transplants,” by Dawoud et al. 他們的結果顯示218 Native kidney failure的病人,60%在進入透析時以建好血管通路(vascular access),而75%是自體動靜脈廔管(AVF),25%是人工動靜脈廔管(AVG)。雖然透析前做好血管通路,在台灣已經是CKD 照護計畫的一個必要部分了,但是幾年來從國民健康署「慢性腎臟病健康促進機構計畫」的資料顯示,在有參加的一百多家院所中, ESRD病人在進入透析時,已準備好血管通路的比例也只有60%,並沒有比本篇高,有些院所醫師或病人不喜歡預先做好血管,卻要等到最後再插上雙腔靜脈導管,實在不可取,應該積極改善。還好我們的廔管是以AVF為主,只有少部分是AVG,AVF的比例遠遠高於AVG,這點還可取。 另外,也請注意本篇的病患進入透析時,估算腎絲球過濾率(eGFR)是10 ml/min/1,73m2左右,而台灣由於有CKD照護,病人在此時期還過得好好的,因此延長病人進入透析的時間,台灣尿毒病人進入透析的eGFR平均約在5 ml/min/1,73m2,表示我們真的較晚才開始透析,所以不要再誤會台灣的腎臟科醫師都愛早「洗」,事實上我們是全世界最晚透析的國家,但我們的病人仍然照顧得很好,生存率比美國及歐洲好。 (以上轉貼自高雄醫學大學 黃尚志教授)
Posted on: Sat, 17 Aug 2013 16:16:43 +0000

Trending Topics



Recently Viewed Topics




©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