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盡古今 至今猶憶李小龙 (上與下) - TopicsExpress



          

論盡古今 至今猶憶李小龙 (上與下) 楊楚楓 40年前的7月20日,乃一代武打巨星李小龙辭世40周年。作為忠誠小龍影迷之我,面對如歌歲月,在太平洋的另一端,誠心握筆疾書,寫下對他的崇高敬意。 1971年9月初,我在香港組織了30人的旅行團,北上廣州,到華僑旅行社去,申請到中國大陸作廣泛旅行。當年香港中國旅行社經理向我坦然,此行成功機會不大,因為當時內地仍在進行文化大革命,對外完全封閉,應是不會批准我們成行。不過我卻另有一番見解,因為我團中旅客,分別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幾內亞,菲濟,祕魯等,都是未與中國建交的國家。我正抓著這一點,向廣州革命委員會申說,"假如誏我們成行,僑胞在家鄉中之所見所聞,在返回所居國之後,一定會作廣泛宣傳,為中國建立美好形像。"結果,皇天不負有心人,申請被批准,廣州當局派出兩男一女之高級干部,伴我們同行,在50天的長途旅行中,暢遊了中國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白山黑水,歷朝古都。同年11月鳥倦知還,返抵香港時,剛巧碰上由美國回港拍攝的首部武俠電影"唐山大兄"放映。 猶記當時港澳地區,大街小巷,茶樓酒館,人人多以李小龍為話題,而"唐山大兄"在聲勢浩大的宣傳下,票房成績達到史無前例的300余萬,打破香港開埠以來的最高紀錄,一時之間,李小龍成為天之驕子,紅遍半邊天。 此後兩年中,李小龍先後拍攝了"精武門","猛龍過江", “龍爭虎鬥”,票房紀錄一浪髙過一浪。可惜在拍攝"死亡遊戲"時,突然在夏天的一個晚上,即7月20日,暴斃在冶艷女星丁珮香閨之內,死時僅為33歳。而剛巧當天,正是我被香港美國領事館批准移居美國,隨父營商之日。當天當我站在九龍尖沙咀碼頭乘船上美國領事館領取移民証件時,猛然聽到船上不同界別的乘客,談論小龍英年早逝的惡耗,我不禁心靈為之劇震痛楚,面對著滔滔海水,仰天長嘆"自古英雄與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一個月後,我半悲半喜飛抵美國,落腳之夜,迎接我這位"香江新客"的親朋戚友在言談中,急不及待便叫我道出小龍逝世之真像,可見李小龍的大名及生平,吸引著中外千萬影迷。 流光易逝,舊影難忘,歳月匆匆,今年的7月20日,己是龍飛辭世40年。香港李小龙会與康文署及李小龍影迷組成的民間團體,特為此舉辦多項活動,紀念這位從香港走向世界的功夫巨星。来自大陆、日本和香港等地的“粉丝”在场献花。而李小龍之胞姐李秋源,李小龙女儿李香凝也應邀专程從美國回來參加是次紀念活動之开幕典礼,44岁的龍女说,这次展览规模是历年来最大,感到很兴奋。而76歲之龍姐去到尖沙咀星光大道李小龍雕像獻花時,一時感觸,淒然下淚。在地球的另一方的我, 透過人造衛星作現場播放新聞時,也不禁心悲眼紅, 我至今仍是抱怨上蒼,為何叫此一代武俠巨星早歸道山?須知他是全球知名的华人武术家、功夫明星,他出神入化的中国功夫,以及嫉恶如仇的演出,至今仍让他留下英雄的形象。 康文署將於當天起,在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辦名為「武.藝.人生—李小龍」的展覽,據悉,為期五年的展覽將展出逾600件李小龍的珍貴數據物品,包括李小龍親筆筆記及貼有李小龍嬰兒照的證件。為配合展覽,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還製作了一套片長約七十五分鐘的《李小龍風采一生》紀錄片在文化博物館放映。當中輯錄的珍貴電影片段,包括他兒時和成年時期於香港和美國拍攝的電影、日常家庭錄像等,紀錄片亦訪問了與李小龍關係密切的人物,包括親友、武術界人士等。康文署還將分期推出不同類型和主題的教育推廣活動,並舉辦講座、分享會等多元化的特備節目,從多角度探討李小龍的事業、人生及成就。同時,香港電影資料館將於今年九、十月籌劃李小龍少年時期電影及選映新沖印拷貝的《猛龍過江》的放映節目。 民間除了每年舉辦位於星光大道李小龍像的獻花紀念活動外,籌辦多年的「李小龍事跡徑」亦將於該日開放,該徑共設6個景點,均是李小龍生前讀書和拍戲的地方。據悉,開幕當晚,李小龍母校大角咀聖芳濟書院中,李小龍曾和同學打架的廁格,亦會公開。为了纪念他,香港文化博物馆即日起开始展出李小龙相关的600多件文物之外,包括在电影死亡游戏中穿过的的黄色战衣,并且有纪录片播放,展期长达5年。展览会场还有一尊高3.5公尺的李小龙铜像、3D动画影片,还有多件以往从未公开的展品。包括1970年李小龙写给太太琳达的情书、儿时的照片,以及他年轻时,向一代宗师叶问拜师学咏春拳的合照,文物堪称历年之最。 武术巨星李小龙拍摄“死亡游戏”期间猝死,剧组为此改写剧本,并拍摄他真实的丧礼及遗体脸部特写用于电影中,让李小龙演完人生最后一场戏。 查李小龙祖籍乃广东省佛山市,父亲是1930至40年代的香港知名粤剧名丑李海泉,母亲是香港富商何甘棠的养女何爱瑜。1940年11月27日,李小龙在美国旧金山出生,属龙,取名李振藩,有“扬名海外, 聲振大埠”的意思。 二 次大战结束后,李小龙与父母返回香港定居,李海泉因为李小龙自幼身体孱弱,7岁时便教授他太极拳,他开始接触武术。1955年16岁时,李小龙到油麻地利达街拜师叶问学习咏春拳,李小龙的双脚有缺陷——长短腿(两腿长度相差一寸),叶问看出李小龙这个特征,笑言他“走路时脚跟不到地,正是短命相”,没想到 却“一语成谶”, 17年后便駕鶴西去。 少年的李小龙学習拳術非常投入,在家中设立一座木桩,每天对着木桩勤练不辍。他还练过洪拳、蔡李佛、白鹤拳、谭腿、少林拳、戳脚、节拳等拳种,1957年夺得香港校际拳击比赛少年组冠军。另外,李小龙也钻研西洋拳法,详看拳击赛纪录片,从中学习拳王的步法、身法、拳法和训练方法。 1961 年李小龙于美国考入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主修哲学并副修心理、戏剧等科目。他涉猎书籍广泛,包括儒家、道家、苏格拉底等中西哲学,此外还有电影学、体育运动 等。1962年4月,李小龙大二期间租用了校园的一个停车场角落,挂上“振藩国术馆”的招牌。当时里面还有一位特别的学生琳达,也就是后来李小龙的太太。 他们于1964年8月结婚,婚后俩人辍学,合力经营武术馆。 李 小龙的“李三脚”、“寸拳”和“勾漏手”是他的绝招。他以中国武术为基础,吸收西洋拳、空手道、跆拳道、泰国拳等优点和特长,自创“截拳道”。李小龙也擅长长棍、短棍和双节棍等各种器械,并研习气功和硬气功。 李小龙仅70公斤,打出的拳力却超过350磅,与重量级拳手相当;他的飞腿曾将一名重达100公斤的洋人踢至10米之外。1966 年,美国广播公司和李小龙签订了30集电视剧《青蜂侠》的演出合约。李小龙在《青蜂侠》剧中, 首次使用双节棍,让西方观众见识到高深的中国功夫. 1971年美 国空手道冠军罗礼士(Chuck Norris)曾拜李小龙为师,好莱坞名人詹姆士‧高宾(James Coburn)、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也是他的学生,世界拳王阿里也曾登门拜访,与他交流经验。 李小龙虽然英年早逝,但他的影响力深远,拳王李纳德(Sugar Ray Leonard)指,李小龙是他的偶像之一,“主要是因为他的意志,他靠意志力胜过体力。”在 好莱坞电影中,也有导演通过拍片向李小龙致敬,像导演昆丁塔伦提诺(Quentin Tarantino)的“追杀比尔”,片中就有许多画面和李小龙电影里的情节相仿。而香港导演周星驰视李小龙为偶像,在他的电影“新精武门”的一段打斗画 面,拿出“东亚病夫”的匾额,就让人立刻联想到李小龙在“精武门”打败对手的记忆。1972年李小龙拍摄了《精武门》,在片中大展武艺,其“李三脚”和“地躺拳”看得观众赞不绝口。此后,李小龙自组协和 电影公司,自编、自导、自演了影片《猛龙过江》和《死亡游戏》,还与美国华纳电影公司联合拍摄《龙争虎斗》。 在李小龙演艺事业如日当中,正准备继续拍完 《死亡游戏》时,却传出噩耗, 一代东方武术巨星殒落,于1973年7月20日在香港骤逝,得年33岁。 李小龙的遗孀琳达曾表示,她在李小龙身上看到,“就是你要了解你自己,你要学会表达自己,而不是只是复制别人。你要学会知道什么对你是重要的,你怎么看这个世界并且表达出来,而且不向恐惧低头。”當然,李小龍橫鍊的形體、厲害的功夫,成就了傳奇,但也不能忽視其怪趣的演技,為他添上與別不同的元素。事實上,李小龍表現激動、哀傷或憤怒時,都會面容扭曲,然後發出一嘶怪叫聲。這種演繹方式未必人人能理解,但不容否認,環顧古今中外,相信也難見類近的演技。說得坦白一點,或許李小龍的演技按現代觀眾看戲的標準來說,可能連成龍也遠遠不及,不過他在功夫哲學上的「破舊」,以及在演技上的「立新」,都足以令他成為屹立在星光大道的不朽傳奇 至今李小龙打着赤膊一边舞着双节棍,一 边吼叫发出“阿砸”的声音,让人难忘。他飞踢日本人毫不留情的鲜明、活脱形象,到现在依然无人能及,让李小龙除了武术功夫,更披上了“民族英雄”的形象。 李小龙通过大荧幕闪耀光芒,以中国功夫征服全世界观众,他的精采人生令人难忘,仍将继续影响无数的世人。 东方武术巨星李小龙已辞世40年,剛巧今年乃美國加州洛杉矶华埠75年中庆。當地華人为紀念這位傳奇性的華人功夫之王, 特為一尊英姿颯爽的李小龙铜像在洛杉矶唐人街孙中山铜像广场揭幕,他日有暇西飛, 我必定親往洛城一行, 向43年偶像參拜, 以表心意。
Posted on: Sun, 28 Jul 2013 02:50:35 +0000

Trending Topics



925-Mens-5mm-Thick-Miami-Cuban-topic-299557983585531">Black Friday Solid Sterling Silver 925 Mens 5mm Thick Miami Cuban

Recently Viewed Topics




© 2015